软件仓库
文学批评伦理的民间向度(转载) 这里所言及的文学批评伦理,指的是文学批评的姿态和指向,与一般意义上的技术和水平无关。依我看,在文字日益精细化和文学愈加多元化的当下,文学批评的姿态尤为重要,它直接指向文学批评的生态,以及文学批评的良性发展。读马忠的文学批评论集《有话则长》,能给人不少启示。私自以为,他的文学批评体现了民间的个性化立场,对学院派批评和官方批评都有所补益,甚至能起到一定程度的纠偏作用。马忠首先是一个远离家乡、外出谋生的底层打工者,继而成为打工作家,2004年开始才转向文学批评领域。他的人生经历和非学院化背景,促成他平实、务实和求真的批评风格,正如他一本评论集的书名“站在低处说话”。他很好学,也很勤奋,十多年时间发表评论文章上百万字,出版评论集和专著高达10部,从创作实绩和影响力来看,他无疑是草根文学评论家中的重要代表性人物之一。文学评论的写作已成为他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成为他生命中热烈的向往和执著的追求。令人欣喜,《有话则长》是他的又一成果。这本集子共收入15篇评论文章,分为三辑:“现象评说”“个案探析”“群落扫描”,每辑5篇,每篇不低于5000字,长的也不会让人读来生倦;全书结构显得平衡稳健,宏观和微观兼顾,现象和个案相融,理论和文本相得益彰。书中,有对最新文艺政策和文艺发展趋势的阐释性解读,有对重要文艺理论家的重新认识,有对区域性文学群落和独特文学现象的扫描,也有对具体文本的深度细读……马忠看似不经意的写作活动,却在无形中完成了他立体化的批评建构。这种建构体现了他批评伦理意义上的民间个性化向度:对文艺和生活现实及时而高度的关注,对文本文学审美上的切入,对区域和现象有意识的发掘。整体上来看,马忠的评论语言是感性和文学性的,不见酸腐枯涩,但透过其中又不失锐利和洞见。在“现象评说”一辑中,马忠从文艺批评的初衷和本质出发,从宏观理论层面上为文学批评定下了伦理基调,可谓对批评的批评。这一基调充分结合了文艺政策导向、当下批评现状及其自身的批评实践。他的批评,论述过程有理有据,逻辑性很强,故而很有说服力。具体而言,说真话、接地气和文学审美性追求,成为他文学批评伦理的具体指向。“个案探析”则一辑充分体现了马忠解读文本的能力,而且显见其相当的文学史化意图。他对年轻的文学评论家兼作家李德南、童话作家陈诗哥、散文作家王敦贤、山歌诗人陈有才等人的捕捉与定位是十分精准的。从个案属性的选取来看,可谓剑走偏锋、幽径独行,但通过他对这些作家饱满而丰润的文本细读与解析,又别开生面地从学理上使批评对象文学史化了。在对批评对象作品内涵的深掘上,看得出马忠下了不少工夫。马忠对地域文学的认知及其文学史建构,也同样体现出他的民间个性化向度。这种姿态,与他出身底层、勤于为底层发声类同,马忠不愿功利地追随名家名作,不愿流俗。他要为文坛的“弱者”发声,要以发现者的敏锐目光,去为潜隐者作证。殊不知,马忠所做的工作,恰是文学研究的基础。没有地域,何来整体?没有广大深厚的文学土壤,何来高原的隆起、高峰的耸立?马忠的文学批评是感性的,他并不避讳这点,他在批评文章中反而明确标举和崇尚如此的批评个性。当然,文学性鲜明的感性批评并非马忠的发明,之前如李健吾、宗白华等一大批前辈学人,都做出了很好的示范。值得注意的是,强调感性的阅读和批评,这只能是一方面,理性和理论在批评过程中其实也是必不可少的。因为在感性的批评话语里,一定深藏着理性之光,感受的确必不可少,情感自然会熔铸其中,感性的批评文字,很多时候或许只是表达方式的不同罢了。这要根据个人的语言表达方式,根据时代的审美习惯和公众的认可度来共同附趋。毕竟在批评话语方式上,孰优孰劣,委实没有标准。我最想说的是,马忠的文学批评是有良心的,他的批评有针对性和现实感,不是无的放矢,更不是跟风从众。从马忠的成长过程中,也从我曾经拥有与他相同的人生经历上,我发自内心地钦佩,所以很愿意以一个评论同行的身份来为他说几句话。与此同时,他的文学批评还有很多不足之处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比如说,他的文字表述还不够精练,又比如,他的文学批评带有很大的随意性,目标感还不强,系统性还做得还不够好,很多批评文章还显得散碎。不过,如果以后他聚焦目光,凝聚笔力,认准三两个有价值的研究对象认真做下去,我相信,他一定会取得更为可观的成就。来源:文学报 | 周航 2020年07月25日10:34